企業(yè)文化 .Culture

本網訊 “我認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靈魂就是傳承了上下五千年具有悠久歷史的中華文化”,“我感到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能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我覺得深植于國家和民族的靈魂,不僅來自于五千年華夏文明的積淀傳承與創(chuàng)新發(fā)展,更來自于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蓬勃生機,來自于實現中國夢的光明前景”。6月15日,一場關于“我們國家和民族的靈魂是什么?”的主題討論,正在集團公司第二會議室如火如荼地進行,而以上這些觀念,則來自于集團公司總經辦黨支部全體黨員在思想交流中的深切感悟。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談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表達了自己對傳統(tǒng)文化、傳統(tǒng)思想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尊崇。而在建黨百年的偉大征程中,更是形成了很多可歌可泣的“紅色精神”,如“軍民團結、艱苦奮斗”的井岡山精神,“不怕艱難險惡”的長征精神,“改變作風、提高素質”的延安精神,“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北大荒精神,“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的西柏坡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勇攀科學高峰”的“兩彈一星”精神,等等,更是每名中國人都為之自豪和驕傲的文化底蘊。為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精神,切實通過黨史學習教育中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集團公司總經辦黨支部因此專門組織開展了這場別開生面的“靈魂大討論”。
最后,集團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韓平同志總結道,“我們祖國在實現站起來、富起來之后,正走在強起來的偉大征程中,國家與民族的強盛,需要思想理論的指引,也需要文化的支撐,作為共產黨員,更應學會從黨的歷史之中汲取精神養(yǎng)分,不斷校正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挺起自己的精神脊梁,拿好接力棒,邁步新征程,在這個大有可為的新時代有所作為”。(通訊員 王鈴凱)



